大家知道“指標到校”是什么意思嗎?“指標到校”其實是廣州中考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,但是很多家長都不清楚“指標到校”是什么意思,下面,德誠人事服務(wù)中心就跟大家一起深入了解指標到校,下面一起看看吧!
什么是“指標到校”?
就是公辦示范性高中(含國家級、廣州市級)將一部分招生名額(19年調(diào)整為50%)直接分配到對應(yīng)的初中學校。被分配到指標的初中學校里的考生可以相互競爭該高中指標,搶到指標的學生則有機會被該高中降分錄取。
“指標到校”這個詞建議大家必須弄懂,因為它影響到孩子的小升初擇校問題。
怎么“降分錄取”?
怎么降分?
指標到??刂凭€=該校近三年提前批錄取最低分平均分-20分
比如:華附2017-2019年提前批錄取最低分數(shù)線分別是:724分、718分、723分;
那2020年華附指標批控制線=(724+718+723)/3-20=702分
怎么錄取?
指標批說白了就是校內(nèi)競爭,與你初中其他學生的志愿填報情況以及中考分數(shù)相關(guān)。
比如A初中分到B高中10個指標名額,B高中指標控制線是680分。
首先,會找出將B高中填在第一志愿、分數(shù)在680分以上的學生,這群學生中排名前10的將會被B高中錄取。
如果在第一志愿沒有招滿。則會繼續(xù)找出將B高中填在第二志愿、分數(shù)在680分以上的學生,剩余多少人未招滿,就招收排名前幾。
該政策對誰影響最大?
成績處于中等偏上的學生!
如果這類學生去到了一個很牛的學校,只能排在中游,很有可能排不上指標;但如果去到了一個一般的學校,成績會排得靠前,極有可能可以通過指標批沖擊好的示范性高中!
舉個例子
現(xiàn)在有兩所學校A和B,A比較牛,B比較一般。
只拼中考成績的情況下
A學校前150名可以去到某一所好高中(比如二中)。B學校要前5名才可以去到二中。
但有了“指標到校”的政策
二中給了A學校100個名額,給了B學校10個。
那么對于A學校的100-150名來說,他們拿不到指標,則只能通過中考成績考二中,而二中因為招生名額已經(jīng)分配出去一部分了,剩下部分的中考分數(shù)線自然會有所提高,也就是這批原本可以考進二中的孩子,可能因此就與二中無緣了。
但對于B學校的6-10名來說,原本憑中考成績可能他們無法進入二中,但現(xiàn)在他們則受益于“指標到校”的政策,進入二中。
所以現(xiàn)在大家明白了吧?
“指標到校”政策就是這樣影響小升初擇校的,是讓孩子當“雞頭”還是“鳳尾”?就看個人選擇咯
那怎樣才算是指標生呢?
需滿足以下條件
1)具有廣州市戶籍(含政策性照顧借讀生)。
2)擁有廣州初中完整三年學籍,并在同一初中就讀到畢業(yè)的初中應(yīng)屆畢業(yè)生。
給大家科普“指標到校”的政策,主要是想大家在為孩子擇校時可以考慮得更長遠,把握政策脈絡(luò)并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而“指標到校”的名額分配只針對戶籍生哦,非戶籍生不能享受分配名額。所以,如果你也想讓孩子享受這個福利政策,那你就要考慮廣州戶口的問題了。如果大家有
入戶廣州相關(guān)的需求,歡迎隨時咨詢德誠人事服務(wù)中心,竭誠為您服務(wù)!